close
標題:

本港的歷史

發問: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本港逐漸成為工商業城市,同時,政府也致力發展 這種無煙工業. 更新: 發展------------------這種無煙工業.

最佳解答:

開埠前 英國建立殖民地並稱香港之前,明末時已有「香港」這地方的概念[19],但只在香港仔附近,所以之前的歷史皆附屬於嶺南或香港各地區的歷史。早在39,000至3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香港一帶已有人類活動[20]。至前3千年開始,長江中游文化、東南亞沿海文化、殷商青銅文化、古越文化先後傳入。在新界和大嶼山不少地方都發現新石器時代聚落和玦飾工場遺址[21]。前214年(秦始皇卅三年),秦朝派軍平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帶正式納入其領土。到了736年(唐朝開元二十四年),香港屬於循州(今惠州市),並設立屯門軍鎮,當中的二千士兵駐守於屯門主力保護海上貿易。自唐朝起,香港的瀝源(今沙田)以及大奚山(今大嶼山)沙螺灣的土壤適合牙香樹生長,種香及產香也逐漸發展起來,一直到清朝康熙元年遷海之時為止。據考證,明朝時由東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的香樹製品會經陸路運至尖沙頭(今尖沙咀),用小艇送到石排灣(今香港仔),再用俗稱「大眼雞」的艚船運至廣州,然後送往蘇杭銷售[22]。 「香港」這個名稱的由來,其中一個傳說就是因為香木的盛產和出口,因此而得到「香港」(運送香料的港口)一名。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大步(今大埔)一帶盛產珍珠,南漢劉氏遂於963年設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971年(北宋開寶4年),九龍灣一帶設官富場,派鹽官駐守。南宋末年,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宋帝昺趙昺被元朝軍隊逼迫逃到香港,據說曾在土瓜灣一塊大石頭上休息,後人稱該處為宋王臺。1514年(明朝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達並攻佔屯門,明軍於1521年(正德十六年)向葡萄牙開戰,史稱屯門海戰,結果大獲全勝。清朝初年,香港屬新安縣管轄。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1662年(康熙元年)下令遷海,加上實施海禁,香港本區受嚴重影響。後來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請求復界,1669年(康熙八年)朝廷允許馳禁,原有宗族陸續遷回,外來宗族亦應廣東省政府的鼓勵乘勢遷入,當中包括福建、江西及廣東惠州、梅州等客家籍農民,新界宗族分布的新局面逐漸形成[23][24]。英治初期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不久,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戰轉向主和,派欽差大臣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談判。1841年1月琦善與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由義律發出《給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25],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及後於香港仔登陸,從蜑民陳群以蜑家話回答中得知「Hong Kong」的名稱,並沿用致今。但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永久割讓與英國。1860年清廷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即英法聯軍之役)再敗給英法聯軍,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永久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讓,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抗日至重光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在1938年登陸廣東,並迅速佔領與香港為鄰的廣州及附近地區,並派間諜潛入香港調查英軍的佈防位置。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數小時後,同時進攻馬來亞及越過深圳河侵佔香港。其間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軍發生多場激烈戰事。12月25日,由於駐港英軍戰力不足,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宣佈向日本投降,香港人稱這天為「黑色聖誕節」,並開始了香港3年零8個月的日治時期。 香港重光以後,英國國旗再次在香港總督府內升起。當時因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政府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公道。1949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國民政府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1950年代,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韓戰與西方世界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報的唯一地點。香港亦從轉口港轉為發展工業,經濟得以迅速發展,期間除了右派發動的雙十暴動外基本平穩。然而於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後來香港左派公然響應大陸造反派的號召,在香港多處策動暴亂。當時,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蘿」(即土製炸彈),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期間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彈及其他方法殺害。後來,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聲明「長期利用、充分打算」方針,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使這一件事情逐漸得以平息。

其他解答:

盡量填寫,不要急.因為就到過期日子.|||||這裏可以幫到你 http://acowsiw.clidc.com/yahoo.com.hk/hk/auction/178987536|||||啟德機場(1925年1月24日—1998年7月6日)是香港的民用機場,位處九龍城區。其名稱來自20世紀初原址的地名「啟德濱」,1962年至關閉期間正式名稱為「香港國際機場」或「香港啟德國際機場」;至1998年赤鱲角的新機場落成,取代啟德成為今日的香港國際機場。原屬啟德的IATA機場代碼HKG及ICAO機場代碼VHHH都轉移往赤鱲角新機場。 啟德機場曾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國際客運量曾名列全球第三,而貨運量更是全球第一。然而極為繁忙的啟德機場卻是一個坐落於市中心的機場,只有一條跑道,周圍更是高密度樓房,空間非常狹小。 歷史 早期發展 20世紀初,何啟爵士和區德先生(又名區澤民)合資經營「啟德營業有限公司」,在九龍灣北岸進行填海工程。1914年4月獲得政府批准,1916年工程展開。新填地面積有120英畝,原計劃發展成花園城市住宅區。填海地域以二人合資之公司的名字命名,稱作「啟德濱」。1920年完成首期工程、1927年完成第二期工程。但公司其後倒閉,當時政府屬意讓這一大幅空置土地用作機場用途。土地先後成為英國皇家空軍機場、飛行會和飛行訓練中心。 1924年12月,美國人哈利·亞勃特(Harry Abbott)向啟德投資公司租用了一部份填海土地,開辦飛行學校。1925年1月24日(農曆新年元旦)是啟德首次飛行紀錄的日子。同年香港政府建議保留啟德的土地,以便日後有需要時,作為興建機場之用。香港政府的報告指,啟德一帶的土地是香港可找到的最大面積土地,可供興建跑道及停泊飛機,而隔鄰的九龍灣的海灣則可供水上飛機降落及停泊,因此啟德是最適宜作機場用途之地[6]。亞勃特的飛行學校不久便停辦,而由於啟德投資公司無法把土地發展成住宅區,啟德正式被徵用為機場。1927年3月起,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開始在啟德的土地停泊。政府則在同年12月與啟德投資公司達成協議,由政府以100萬1250港元購入土地。 政府開始擴充啟德以作為機場用途。1928年,啟德土地上建了一條混凝土下水滑道,供水上飛機在九龍灣升降之用,機場基本工程在1930年完成。同年香港政府正式聘請了首位機場監督,同時並由當時的海港署(Harbour Department)負責管轄各種飛行活動。1934年,亞洲首間飛行學院遠東飛行訓練學校(Far East Flying Training School)在啟德開辦。1935年,首座指揮塔和飛機庫落成。 1936年是香港航空史的重要一年,首間商業航空公司:英國帝國航空公司(Imperial Airways,即英國航空前身)提供來往香港的客運服務。3月24日,第一班定期商業客運航班從檳城飛抵香港。此後,陸續有航空公司加入提供航班服務,包括:泛美航空公司來往舊金山;法國航空公司來往印度支那半島;中國航空公司來往廣州及上海;歐亞航空公司(Eurasia Aviation Corporation)來往北京。1939年,長457米的首條正規跑道落成。這條東西向的跑道稱為07/25跑道,位置於現時新蒲崗一帶。飛機起降時,需要把清水灣道(今彩虹道一段)的車輛截停。當時皇家空軍在啟德機場側,鑽石山大磡村一帶建有一座飛機庫。 二次大戰期間 1941年12月8日,日軍開始進攻香港,並在當日轟炸啟德機場,迅速地把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及設施摧毀。香港在同年12月25日起被日本佔領。日軍在1942年3月擴建啟德機場,招募了數千名工人炸毀古蹟宋王臺,利用得來的石頭在原有的07/25跑道以外建造了一條橫跨清水灣道的13/31跑道。13/31跑道當時長1,371米,在1943年年底建成,機場西北面的九龍寨城石牆,及鄰近的20多條鄉村亦被拆毀。日軍也拆卸了原本的航空大樓。 啟德機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受到盟軍的猛烈轟炸,嚴重損毀。最後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戰後政府為重建機場,剷平了宋王臺餘下的「聖山」部份。 戰後發展 1946年,民航處成立,專責管理香港的航空服務至今。 1954年,當時港英政府發表機場發展總綱計劃,決定將啟德發展成國際機場。政府填海建造一條長2,194米、從九龍灣伸延至維多利亞港的新跑道來取代舊的跑道。這就成為了啟德機場關閉前仍然使用的13/31跑道。九龍灣填海工程於1958年9月完成,跑道於9月12日正式啟用。工程把啟德機場南移,原有跑道一部份被改建成停機坪,北面的部份則興建了新蒲崗工業區及太子道東,而建於鑽石山大磡村側的一座皇家空軍飛機庫則沒有被拆卸。1959年,跑道燈光系統啟用。 1|||||旅遊業一向是香港一個重要的所謂無煙工業,過去旅遊業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項:第一香港是購物者天堂,價廉物美;第二香港早期是體驗中國文化的地方,其後是旅遊中國的橋頭堡;第三中國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中樞的地帶。可是時移世易,第一、第二項優勢已不再存在,地理位置雖然不會變更,但也因航空交通的發展,已沒有以前的重要了。 如何發展香港的旅遊業已不單只是旅遊業界關心的問題,也是全體市民值得關注的事情;因為這不單只影響香港經濟的發展,發展旅遊業的策略也影響著香港社會的發展。 香港沒有甚麼特別的天然景色,文俗特色也在中國全面開放後不再具有吸引力;物價因租金和薪金的高企而高漲,已失去競爭能力;香港人生活節奏緊張、缺乏人情味、不友善,也絕非是待客之道;要發展香港的旅遊業確不容易。 有關的官方或非官方團體已盡了不少力,例如在世界各地開展各種宣傳活動、推行市民擔任旅遊大使,興建機場、會展中心、酒店等基本設施;可是在整個策略上卻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吃喝玩樂固然是旅遊人士所追求者,但除了吃喝玩樂外,我們看到有愈來愈多的旅遊人士追求對文化的體驗和與當地人士的交流,而非去到一個地方就被局限於一個人造的、可能完全有異於當地實況的旅遊特區中。 當局發展香港旅遊給人的其中一個印象,就是好像要把香港變成一個歡樂今宵式的電視節目,節目一個跟著一個,希望用節目去吸引遊客。搞節目、辦活動不是不好,但單靠龍舟、花車、煙花來吸引遊客是不足夠的,我們有沒有歡樂今宵以外的一些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文娛節目去吸引遊客呢? 香港旅遊發展策略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去建造一些吸引人的景點,或重修一些具吸引力的景點;可惜這些重修往往流於庸俗而失去原有的吸引力。一個更能持續的策略是恢復這些景點的原貌以及在周圍創造一個適合的環境去配合。「集古村」是註定要拆毀的,但「吉慶圍」如能恢復原貌並經適當的管理和保養都是可持續的,相信這也會是發展旅遊業一個更有效的策略。 去旅行最重要的不一定是去那裡,而是跟誰一起去;同樣,吸引遊客的不單只是地方,更重要是那個地方的人。要發展香港的旅遊業,香港人一定要懂得待客之道;搞旅遊大使當然好,推行的士司機、售貨員的禮貌運動也很好,但這並不足夠;我們必須發起一個更大的運動,改變香港人待客之道,使人覺得親切,覺得到香港來是受到歡迎的;這種文化的改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但我們可以具體的從一些小事情開始做。香港有一些現成的網絡,例如青少年中心、學校、各種社團,我們是否可以把這些網絡串連起來,來一個「微笑運動」,見到遊客就對他們展示笑容;又例如舉辦「主動關心行動」,見有遊客在看地圖看路牌時就主動看看是否可以幫上忙。當然其中有一些技術問題,譬如是否需要有一些基本訓練,或如何去推動等,尚有待進一步研究,但並非是不可解決的問題;作為開始的一個象徵,也許可選一日舉行起動禮,集合各參與團體,效法公益金辦「便服日」那類的方式,推廣旅遊之餘尚可籌款,一舉數得。 香港旅遊業的發展策略值得我們重新檢視,以上所提的三方面只是一些較重要的方向讓我們認真考慮;歡樂今宵式或集古村式的策略都不是持續的策略,我們必須扭轉這些方式,同時推廣全民待客之道,那才是一個可持續的旅遊發展要訣。 特區政府亦一直充份利用香港現有的優勢,發展無煙工業,特別是旅遊業,以期為低技術人士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尤其在餐飲、零售、交通運輸等方面的職位。 旅遊業一直是香港的無煙工業,隨全球經濟開始復甦,酒店和旅遊業界估計不少外地遊客仍然會選擇香港為旅遊熱點,對旅遊、航空相關服務業人力需求會增加。E2A5F59BAA12C031
arrow
arrow

    lgzre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